“E路同行”跑路舊賬未結,天天旅交會便再次陷入資金鏈斷裂的危機,即使予以道歉并表態解決問題,旅游B2B行業仍然陷入了信任危機,并引得多家企業發聲自救。近日,途牛旗下的旅游B2B平臺笛風假期也召開了分享會“風聲”表達“衷心”,欲構建新的信用體系。
危機
跑路風波頻起
10月28日,笛風假期以“風聲”為主題開始了首次媒體分享會,對于主題緣何定為風聲,主持人在開場時指出,要借風聲探討行業的風吹草動。在經歷了E路同行、優客網以及前不久還處于風口浪尖的天天旅交會的資金鏈危機,旅游B2B的行業信任感大幅下降,多家相關企業在天天旅交會一事之后迅速發聲,稱自己的平臺是值得信任的。
去年E路同行出現的倒閉危機,在當時引起了轟動,不過,當時的主要觀點認為由補貼引發的刷單行為是E路同行資金鏈斷裂的主要原因。而今年5月機票B2B平臺同航網的跑路也是出于資金鏈問題;4個月后,旅游B2B平臺優客網被指涉嫌跑路,有媒體報道指出欠款達1700萬元。然而,在這一事件尚未有結果之際,又有消息指出,天天旅交會的資金鏈也出現了危機,在業內更是引起了軒然大波。
直到現在,E路同行尚有欠款未結。笛風假期CEO楊松柏在分享會上介紹,由于E路同行出現問題,途牛的一些分銷公司也尚有錢款未能與E路同行結清,而E路同行方面也未給解決方案。
自救
信任與否成關鍵
值得注意的是,在這些危機發生之后,行業的信任度大打折扣,有些B2B平臺甚至出現了擠兌資金的現象。究其原因,旅游B2B風波暴露了行業弊病,一些供應商、零售商不再相信這一模式。
多家旅游B2B平臺不敵資金鏈危機的原因,被業內歸結為通過高額補貼換取交易流水再換取投資。楊松柏介紹說,既然補貼了資金,就意味著利潤的流失,意味著企業造血能力不足,從而平臺就拿這部分沉淀資金去做高額回報的投資。“我講好一點叫P2P,講難聽點就是高利貸。這種企業是非常多的,做這個就極其容易造成資金鏈斷裂。”楊松柏說道。易觀國際分析師朱正煜也指出,旅游B2B甚至陷入了“補貼-圈地-融資-補貼”的惡性循環模式。
惡性循環的模式讓業者對這一行業的信心流失,對于如今仍然存活的旅游B2B企業來說,重建信任體系顯得尤為重要。楊松柏也指出,縱觀市場上的旅游B2B企業,幾乎都沒有信用背書,都是小型的創業公司慢慢演化而來。“但做B2B的本質信譽是第一位的,你需要強有力的信用背書,此外,企業還需要找到這個產業鏈的真正價值。”
未來
惡性循環如何破解
在行業信任危機之下,業內質疑旅游B2B模式是否有存在的合理性?究竟什么樣的模式才是合理的、有價值的模式?
一位不愿具名的業者指出,B2B這一撮合交易的模式有多重困難需要突破,包括大的分銷商和批發商不愿參與到平臺、行業集中度增加中小企業減少使得B2B的目標客群減少、旅游產品的區域性強,而這些痛點的存在導致了補貼、刷單、資金鏈斷裂等諸多問題。
不過,雖然對行業有所質疑,但多位業者仍然表示,旅游B2B有存在的價值,最關鍵的是找到真正的價值而不是以補貼維持流水、吸引投資。重慶海外旅業集團總裁張力前不久就發文指出,滿足這一鏈條中小“B”的需求,才能在B2B市場中脫穎而出。他指出,如今,產品同質化帶來的競爭白熱化、產品類別單一、技術手段落后、獲客難度增加、經營成本增加導致利潤下降等是目前小“B”們所面臨的市場困境。
實際上,目前不少旅游B2B平臺也在開始轉型,除了撮合交易的B2B外,也有分銷型的B2B。但朱正煜認為,撮合交易仍是現在旅游B2B的基本服務,而分銷型的B2B并不好做,這一方面的門檻相對較高。但比較兩種模式,朱正煜認為能做分銷型B2B平臺的有比較好的C端資源,比如笛風假期和欣欣旅游,這種模式更為穩定,但從整個B2B市場來看,這類型的企業相對較少。而對于撮合性交易的B2B平臺來說,行業競爭造成了補貼加碼,未來這類企業需要有一個比較健康的融資方式。
- 上一篇:中國機上WIFI法規或將年底出爐 看好市場前景
- 下一篇:文章還沒寫出來呢